为有效推进内河船舶船名标识不规范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率先实现船名船籍港标识不规范行为的基本清零,日前,常熟海事局充分运用“大船、码头、小船”和“船舶、港口、货主”两条管理链,辖区船名标识不规范行为明显改善。
——凝聚思想共识。联合常熟市交通运输局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码头装卸作业相关要求的通告》,制作《内河船船名标识专项整治宣传画册》,组织辖区码头货主和航运公司等企业召开宣贯会;开展违法曝光,在船员微信群、抖音推送《船名标识要规范,涂改遮挡添隐患》营造集中攻坚良好氛围。
——汇聚各方力量。划分网格“责任田”,党员领导干部驻守联系重点片区码头,开展专项检查,并在行政检查系统中进行标记,落实党员“承包制”。推动建立砂石作业岸基码头协会,制定并运行《常熟港砂石运输作业工作指南(1.0版)》,建立“八不装、十不卸”码头安全生产标准。设立船名标识不规范现场纠正点,码头协同货主联系船名制作、电焊服务等服务单位,帮助船舶纠正船名标识不规范现象。结合辖区船舶装卸货种和通航规律,与常熟辖区浒浦、望虞、白茆三个闸口单位进行联动,提醒船舶在河口内主动纠正船名标识不规范等突出违法行。
——集聚信用智慧。组织航运公司、船舶、码头签订主动公示类信用承诺书,加强自查自纠;运用常熟港砂石码头管理系统,对发现存在船名标识问题内河船舶进行标记,推送给码头、和货主单位,督促其进行限期整改。开发“船脸”识别系统,创新监管机制,让“隐形”船无处遁行,近日,根据“船脸”识别的违章预警结果,成功抓拍了多起船名标识不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