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内需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经济增速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外部市场需求下降等方面影响,长江水运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水运生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同比大幅放缓;长江航运运价指数期内总体呈下滑态势,干散货、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均小幅下滑;长江航运景气指数由一季度的临界区回到二季度的景气区,港口企业景气,航运企业不景气;长江航运信心指数处于不景气区,但二季度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企业受燃油价格高企、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一、水运生产情况
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34亿吨,同比增长8.2%。其中,煤炭及制品完成吞吐量2.01亿吨,同比增长11.7%;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完成吞吐量3875.1万吨,同比减少4.9%;金属矿石完成吞吐量1.77亿吨,同比增长8.6%;钢铁吞吐量完成4915.7万吨,同比减少19.1%;矿建材料吞吐量完成1.24亿吨,同比增长11.4%;水泥吞吐量完成4995.5万吨,同比增长24.7%;非金属矿石吞吐量完成3692.7万吨,同比增长6.3%;化工原料及制品吞吐量完成3322.4万吨,同比增长4.5%。
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1亿吨,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2694.3万吨,同比增长2.8%;进口8446.9万吨,同比增长23.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9.6万TEU ,同比增长7.8%,其中外贸箱完成207.1万TEU ,同比增长2.4%;内贸箱完成352.5万TEU ,同比增长11.3%。
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发运量357.1万人次,同比减少5.1%。
上半年,三峡断面、三峡船闸通过货运量分别为4511.4万吨、4056.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2.7%、13.6%;三峡船闸上、下行通过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为60.1%、39.9%;三峡船闸运行闸次、通过船舶艘次同比分别减少8.4%、22.3%。
二、水运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运输生产总量继续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明显回落
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8.1个百分点。从主要货类增速变化情况看,除金属矿石、水泥以外,其它货类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其中,钢铁、矿建材料、化工原料及制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同比增速分别下滑了42.7个百分点、17.7个百分点、10.9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石、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9.1个百分点、9.0个百分点。
(二)各大货种增速差异较大,水泥吞吐量增速最快
分货种情况看,同比增速超过总吞吐量的货种有:水泥、煤炭及制品、矿建材料、金属矿石,分别高于总吞吐量增速16.6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同比增速低于总吞吐量的货种有:钢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化工原料及制品、非金属矿石,分别低于总吞吐量增速27.2个百分点、13.0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三)各区域港口生产均保持增长,上游增速最快
上半年,长江干线上游、中游、下游规模以上港口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7226.0万吨、8116.8万吨、68086.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4%、6.0%、8.2%,均呈增长态势。但港口生产区域性差异较为明显,上游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最快,分别较中游、下游高出6.4个百分点、4.2个百分点。上游、中游、下游港口货物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比例分别为8.7%、9.7%、8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游所占份额增加了0.31个百分点、中游所占份额减少了0.21个百分点、下游所占份额减少了0.10个百分点。
(四)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加快,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下滑
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7.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9.2%、6.7%,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放缓14.8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虽然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但随着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长江沿线外贸货物运输需求较快增长,促进了外贸货物吞吐量的较快增长,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6.3个百分点,进口大幅增加是主因,进口增速较出口快20.7个百分点。
受外贸出口增幅同比大幅收窄的影响,一季度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虽保持增长,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4.8个百分点,其中内贸箱吞吐量增速较外贸箱快8.9个百分点。
(五)干散货运价基本稳定,集装箱运价出现下滑
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基本稳定并略有下滑,指数由最高点2月的704.61点,下滑至最低点6月的694.01点,降幅为1.5%。主要货种运价指数由高到低顺序为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金属矿石、煤炭,其中:煤炭运价指数维持在575点—621点间的低位;金属矿石运价指数基本稳定在661点—675点之间;矿建材料运价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指数由最低点1月的1210.6点上升至最高点6月的1378.21点,涨幅达13.8%;非金属矿石运价指数基本稳定并略有下滑,1-4月指数稳定在987.73点,5-6月略有下滑,5月探底至959.19点,6月小幅回升至978.91点。
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呈小幅下滑态势,指数在959—988点之间波动,最高点出现在2月为987.32点,最低点出现在6月为959.8点,指数6月较2月下降了2.8%。其中,上游运价水平最高,下游运价水平最低。上游2—5月运价指数在1000点以上,中游、下游运价指数均在1000点以下,上、中、下游运价指数6月均为最低点,较1月分别下滑0.2%、0.6%、4.7%。
(六)经营成本增长过快,货运企业经营效益不容乐观
抽样调查重点联系企业情况显示,多数港航企业运输生产量有所减少,受燃油价格、人工成本高位运行、行业内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效益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航运企业总体盈利水平较港口企业差,货运分类市场盈利水平差异较大。据抽样调查显示,27家干散货运输企业有13家盈利、14家亏损,分别占48.1%、51.9%;20家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有19家盈利、1家亏损,分别占95%、5%;5家集装箱运输企业有2家盈利,3家亏损,分别占40%、60%。24家港口企业有20家盈利、4家亏损,分别占83.3%、16.7%。货运企业盈利水平低于港口企业的主要原因是货运企业受油价、人工成本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较大,经营成本增长压力较大,而油价上涨对港口企业生产成本增长压力相对较小,加之货运企业竞争较港口企业激烈,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比港口企业差。
二是经营成本增长过快,货运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恶化。据抽样调查显示,27家干散货运输企业运输业务经营成本合计同比增长10.9%,其中人力、燃油成本分别增长9.7%、15.1%;实现运输业务利润合计同比减少28.5%;与上年同期相比利润增长的有2家,持平的有2家,减少的有23家,亏损的有14家。20家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运输业务经营成本合计同比增长18.2%,其中人力、燃油成本分别增长18.5%、17.6%,实现运输业务利润合计同比减少6.3%;20家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利润增长的企业有8家,持平的有2家,减少的有10家,亏损的有1家。5家集装箱运输企业运输业务经营总成本合计同比增长12%,其中人力、燃油成本分别增长9.9%、10%,实现运输业务总利润合计同比减少82.5%;5家集装箱运输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利润持平的有1家,减少的有4家。
三是干散货运力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运输量,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据抽样调查了解,27家干散货运输企业运力增长6.2%,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8%、3.4%,实现运输收入同比减少9.6%。干散货运力增速明显高于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反映出干散货船舶运输效率下降,在市场供求关系已不平衡的背景下,市场运力大于运量的矛盾更加突出。
(七)运量下滑成本高企,旅游客运企业亏损面较大
据抽样调查重庆市和湖北省13家旅游客运企业,客运量、运输收入、经营总成本合计同比分别减少19.8%、减少3.6%、增加8.8%,其中人力、燃油成本同比分别增长9.2%、8.2%;利润合计同比减少12.5%。13家旅游客运企业有3家盈利,10家亏损,分别占23.1%、76.9%。
(八)载货汽车滚装运输总体盈利,但利润同比下滑
据重庆市和湖北省的17家载货汽车滚装运输企业调查显示,2012年上半年载货汽车滚装运输船舶艘数、车位数、运输量、平均运价同比分别下降14.3%、8.7%、3.58%、9%,企业运输业务收入、运输业务经营成本合计同比分别减少2.8%、增加12.8%,其中燃油成本、人力成本分别增长13%、11%;利润合计同比减少41.2%。上半年17家滚装运输企业全部实现盈利,但利润同比减少。
(九)景气水平较去年同期下滑,二季度较一季度有所回升
上半年,长江航运景气水平低于去年同期,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同比情况分析,一季度、二季度长江景气指数分别为99.28点和101.64点,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分别下滑11.03点、10.31点。环比情况分析,从企业类型看,港口企业景气,航运企业不景气,二季度,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108.56,处于景气区,与一季度相当,航运企业景气指数为93.81,处于不景气区,较一季度上升3.94点;从区域情况看,上、中游仍不景气,下游景气,二季度,上游航运景气指数为97.08、中游航运景气指数为91.98,均处于不景气区,分别较一季度上升6.68点、下降3.60点;下游航运景气指数为107.38,处于景气区,较一季度上升3.20点。
上半年,长江航运信心指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一季度、二季度长江航运企业景气指数为88.82点和93.81点,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分别下滑了24.69点和19.21点。上半年,信心指数虽仍处于不景气区,但二季度较一季度上升3.94点,同比下滑幅度较一季度有所收窄。
三、下半年形势展望
展望2012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欧元区继续衰退已经不可避免,美国经济温和复苏的趋势并未明显逆转,仍然会持续缓慢发展。在外需面临下滑风险的同时,国内将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投资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然较大。2012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工作的总体基调是稳中求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将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注重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12年下半年长江水路运输生产形势面临较为复杂的形势,既有国内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为发挥长江航运比较优势带来的机遇,又有房地产等行业调控减少相关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带来的挑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长江水路运输需求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会缓中趋稳。
主要指标预测如下:2012年下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预计完成货物总吞吐量8.7亿吨,同比增长7.5%;预计完成外贸、集装箱、煤炭及制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为1.17亿吨、630万TEU、2.26亿吨、4021万吨、1.8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5%、5%、12%、4%、8%。2012年全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预计完成货物总吞吐量17亿吨,同比增长7.8%;预计完成外贸、集装箱、煤炭及制品、石油、天然气及制品、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为2.28亿吨、1183.7万TEU、4.26亿吨、7896.1万吨、3.5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6.3%、增长6.3%、增长11.9%、减少0.6%、增长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