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原创)2013—2015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与航运
2013/1/4 0:00:00 来源:石连友 发布人: 点击量:4416
0
一是国际经济的影响



   未来三年,是欧债危机集中爆发时期,其“冲击波”足以震撼脆弱的世界经济。就目前情况看,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主权债务及银行系统的评级,已接近或超过历史低点,而其融资成本却在不断攀升,意味着在明、后两年债务集中到期时,违约风险不断加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于解决欧债危机的思路有两条:一是以德、法为代表的“紧缩法”,即债务国通过逐年紧缩财政支出,来达到收支平衡,最终实现债务的良性滚动;另一是以某些经济专家学者和债务国反对派设想的“刺激法”,即不用大力紧缩,而以刺激生产消费的方法,来扩大经济总量,从而平抑债务。但从整体局势,比如希腊大选保守派获胜等情况看,是“紧缩派”占据上风,这虽然减弱了债务违约风险,直接利好金融体系,但对于以出口为经济动力之一的中国,却会产生不利影响。一是不断收紧财政开支,大幅削减国民福利,使人民消费能力下滑,从而大幅减少进口,使中国外向型企业生存困难,二是持续上升的资金“饥渴”,迫使欧洲国家沽出人民币资产,使中国的外汇占款呈现出退潮式下降,银根被动紧缩,三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欧洲各国政府都增加了跨国企业的税赋,迫使部分在华外企,将分(子)公司搬迁到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



   从系列数据看出,美国经济在QE3和贸易保护等政策的“护航”下,似有拔出泥潭的迹象,但通过美国大选两位总统候选人在辩论中透出的信息看,无论谁上台,都会出手遏制“中国制造”,将加剧中国的产能过剩和低层次劳动力过剩,迫使中国政府增加转型升级的力度。目前,正在拉人组阁的奥巴马总统,已数次发表相关言论,预示着其在新的一届任期中,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放松。



二是国内形势的影响



   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应该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煎熬。中国七大新兴产业规划早已出炉,但实施情况不尽人意,光伏电、风能、LED等等全线亏损;传统经济支柱行业,如钢铁、房地产等,相关方面持续搏弈,钢铁严重滞销,产能却还在增大,房地产泡沫如山,却还有人往里面吹气。外压内挤,持续下行的风险,迫使政府出台了以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等刺激政策,一是尝试找到能够取代房地产支柱地位的产业,二是试图减缓经济下滑势头。从2012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看,政府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出现了见底回升的苗头,但持续性如何,还需观察。还有突发事件的影响,自打年中日本“购岛”事件爆发后,中日贸易战不断升级,致原材料、燃料出口下滑较重,牵连相关产业出现萎缩。总之,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处于不确定中。



三是行业发展的影响



   欧债危机逾演逾烈,美国经济如陷泥潭,新兴市场国家不择手段争抢国际订单,使中国外贸持续下滑,必然导致大量外向型企业大面积开工不足,甚至是关门倒闭,加上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效益不断滑坡,企业被迫限产保价,造成对能源、建材、工业原材料需求下降,不景气直接传导到水上运输行业,使运力过剩,运费下降、三角债增多,航运处于最痛苦时期。



   随着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加快推进,到2015年,南京将形成5—8万吨级海轮全天候直达,10万吨级海轮可乘潮通航的港口承载能力,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港。昨天举行的中国国际江海航运物流发展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长江深水航道疏浚后,南京将更加凸显内外联动、江海联运的物流枢纽功能,近海运输的货物可以从南京直接出海,不再需要二次转运。“这标志着南京将成为长三角中西部乃至长江中上游城市的货物集散中心、转运中心和最近出海口。”



   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定位为立足南京、面向国际、服务全国、辐射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集航运物流要素集聚、综合服务、综合转运、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



   为实现这一功能定位,未来几年内,在港口功能布局上,南京将加快大型专业化泊位建设,大力发展大宗货种专业物流,加快推进龙潭、西坝、七坝、铜井等四大公用港区的重要货类码头建设。重点打造长江流域集装箱、煤炭、铁矿石、石油化工和商品汽车五大功能港。



   根据“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黄金岸线发挥黄金效益”的原则,南京长江港口规划形成“一江两岸、大桥上下、集中连片、各具特色”的十四大港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包括长江大桥以下实现江海转运综合运输枢纽功能的新生圩、龙潭、西坝、仪征、马渡五大港区;长江大桥以上实现长江转运综合运输枢纽功能的七坝、铜井两大港区;与南京工业基地布局相统一的大厂、栖霞、板桥三大临港工业港区;为城市生活旅游客运服务的浦口、下关、上元门、梅子洲四大港区等,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总通过能力突破2亿吨。至2015年,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00万标箱,水路货运量2亿吨,全市物流业增加值800亿元。



   船舶标准化实施时间:2009年10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实施范围: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和长江主要支流干支直达运输船舶。



   长江船型标准化总体目标:到2010年川江及三峡库区、长江及其干流基本实现船型标准化、系列化,平均吨位较2004年提高1倍,通航设施利用率较2004年提高15%,船舶安全技术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对水环境的污染得到基本改善;到2020年,长江船舶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平均吨位较2004年提高2倍,通航设施利用率较2004年提高30%,船舶安全技术性能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对水环境的污染得到根本改善,运输成本明显降低。



   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将逐步增加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试点,并根据试点应用经验确定推广应用项目。而内河柴油和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正是五项试点新技术之一。



   自2010年长航集团与中石油携手,提出“气化长江”口号以来,目前已经取得实际成果。2012年5月22日,《南京日报》封2版登载题为“八卦洲将建国内首座水上加气站”的消息:“今年底,南京八卦洲海企重工船厂有望建成中国第一个LNG(液化天然气)水上加气站,并试运行。近日,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和江苏海事局、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及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江苏船舶绿色能源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建设中国首个LNG水上加气站的同时,今年将有2艘至3艘船舶进行LNG动力改造试验。未来几年,南京港华、江苏海企还将在长江江苏段投资建设10个LNG水上加气站,同时对1000吨至5000吨黄沙船、散货船、集装箱船进行LNG动力改造。”作者: 石连友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