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贪官童年心理创伤影响分析
2012/11/21 0:00:00 来源:李一无所知 发布人: 点击量:582
0
   在研究分析大贪官成长过程时,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大多有过家庭或个人的苦难经历。有些是长辈有意设计安排的“锻炼”,有些是时代与家庭际遇造成的,甚至是某个人造成的,给当年的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他们总感到社会亏欠了他们很多,潜意识中充满了报复动力,一旦有机会便把这种意识动力付诸实践。另外,他们在中国式教育中养成了“言行不一”的弊病,一个是明处的自我,另个是暗处的自我,在西方人眼里就是“双重人格”心理障碍症,这也是他们蓄意报复社会的一种扭曲行为意识。



    在中国,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苦难是一笔财富",还有"诸如童年的苦难给了我现在的成功"等等 。在这样的语境记下,我们逐渐获得了一种这样的价值观那就是:苦难是有价值的!甚至认为:苦难是一种必要的存在,没有苦难的经历我们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这些观点是多么的荒谬,却又是多么的流行啊!



   现代的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快乐的童年是人一生心理健康的保证!苦难的童年是重度精神病、心理障碍等病症的源泉。可以说,任何病态的人都可以在童年的苦难经历中找到他病症的原因。反过来说,任何童年遭受过伤害的人,都导致成年后的心理疾病。我们在童年遭遇苦难,就会在心理上形成情节。情节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非常的大,会阻碍让我们健康的成长,情节使很多人终身都停留在童年的阴影中,无法走出来。



   那么,"苦难"这种被现代心理学研究所证明的导致病症的经历,为什么会在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违反人性、违反人正常心理的心理历程,为什么会被赋予价值?难道我们都是疯子吗?难道我们都是渴望被伤害的自虐狂吗?难道我们会对对于我们遭受的伤害浑然不知吗?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和解读。



   人类心理的感受是非常敏感,我们之所以给苦难赋予是一种自我的慰籍,是因为人的内心无法接受没有意义的自我存在,所以,当我们不能够从经历中体验到健康、快乐这样正常的人生意义感,我们就会转而寻找补偿!什么样的补偿呢?就是对我们所经受的"苦难"赋予价值和意,但很显然,这种补偿是病态和扭曲的,是一种自我的欺骗。但可怕的是,如果这种病态的"补偿"如果被我们的心里模式固化,那么我们可能就再也体验不到健康的价值了!我们会误以为"伤害"才是真实,从而对快乐的体验产生负罪感!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因为我们将再也体验不到真实的人生, 而这种"自虐情节"不真实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吗?历代统治者也乐见其成,宣扬并赞美此种病态情节,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隐性的病态基因。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替代性的心理满足,仅仅是一种虚假的满足,并不能心灵带来真正的满足!其中重要的表现就是:这种需求会变成欲望而且永远无法被满足,就像吸毒一样的成瘾症状,对人的伤害极大。苦难被赋予的虚假意义只是暂时的欺骗了我们,我们内心真实的需要依然存在,这就将使我们不可避免的陷入焦虑之中。因此,我们要对这种苦难带来的虚假价值进行彻底的抛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健康的人生。



   人生需要意义,个人需要价值,这种强烈的需求很多时候使我们饥不择食,使得那些奴役我们的观念也被我们所接受,使我们成为了它的奴隶。在心理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已有了思维的工具,因此必须走出这种虚假意义构建的价值观,勇敢的拥抱健康快乐的人生,否则我们也太对不起这个互联网时代了!



   "真善美"是人和世界的本质!健康、快乐、幸福是人最真实的需求,任何欲将人置于"苦难"价值之中的观点,都是奴役我们的欲望在发动,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勇敢的接受真实的自我,建构没有苦难的人生。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