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学四年同班没女同学,毕业后工作又和男同事漂流海上……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学院一位应届毕业生向笔者诉苦:“打光棍”的命何时是个头啊!笔者日前从该校相关部门了解到,尽管企业开出的薪酬十分可观,但眼下,航运专业毕业生中愿意当船员的明显减少。
日前,广州海顺船务公司到武汉理工大学招聘船员。一位姓李的负责人介绍,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见习期,正式船员月薪一万多元。
待遇不错,但大学生们犹豫不定。“当船员意味着要常年在船上作业,没有女同事。”该校航海专业大四学生王宗洋说,大学期间他就没有女朋友,要是上船工作,想谈恋爱至少要再等个六七年。
据了解,今年该专业应届毕业生有两百多人,真正选择当船员的不足一百人,多数毕业生更愿意考研或考公务员。同学们戏称自己是“和尚班毕业生”,还表示:“要是上了船,连耗子都是公的,这种孤单比在学校更难熬。”
数据显示,相比三年前,该校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毕业生愿意做船员的比例由80%下降到60%。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汪淳老师表示,除了经济形势对航运业的冲击,不少毕业生确实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但眼下毕业生就业应着眼长远。他介绍,该校是国内四大老牌培养航运中高级人才的院校之一,通常经过7到10年的奋斗,很多本科毕业从事船员的人能够成为大副甚至船长,年薪可近百万。
别忽视船员的感情生活
□ 陈珺
“远看船上像天堂,近看船上像银行,走进船上像牢房,不如回家放牛羊。”在船员群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船员生活的真实境况。对于眼下的毕业生而言,船员生活的图景让他们望而生畏。
一把折叠伞、免税“三大件”,在那个物资稀缺的年代,远洋船员带回的这些东西是令人艳羡的。大海、风帆、港湾,做一名船员,也曾是很多男孩的热血梦想。可如今,这个行业仿佛失去了它的荣耀和光芒。工作压力大,环境单调,与家人聚少离多,这一切让许多船员“离海登陆”,即使是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也无法挽留住他们的脚步,这使我国的航运业面临着队伍凋敝的境遇。
如何留住船员,使他们的生活、收入得到相应的保障是航运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专家表示,要想解决目前船员流失严重的问题,应该按照国际上对船员实施的免税规定和优惠政策,免征船员个人所得税、切实提高船员福利待遇,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给予船员职业安全保障。同时,还要多关心船员的个人感情生活。毕竟,筑好“巢”,才能引进更多的“金凤凰”。
版权声明
本文属《中国水运报》独家新闻,如需转载请与中国水运报刊社联系。未经授权或非协议合作单位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联系电话:027-82763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