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出走的内河船员
2013/6/29 0:00:00 来源:中国水运报 发布人: 点击量:565
0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长江等内河水运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然而,作为决定内河航运发展关键的船员却受近年来航运形势不景气等诸多因素影响产生了新变化:航运企业人员流失大、招工难留人更难;航运学校囿于招生难被迫关停内河航运相关专业。缺乏新鲜血液的补给,内河航运正面临着船员结构老龄化、低学历化等问题……

   专家警示:内河船员青黄不接矛盾已现,未来极有可能出现断层。



企业:船员来源不畅



   重庆夔峡船务公司董事长杨斌最近遇到了一件令他头疼的事:开年才几个月,公司已经走了3个人,其中包括船长、管轮和加油工,他们有的在公司工作了两年多,而有的只待了几个月。



   “虽然船员的流动历来都有,但最近几年随着行业的不景气,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过去有人要走,我们可以靠涨工资把人留住,但现在企业本来就在亏本边缘徘徊,涨工资已经变得力不从心。”杨斌话语间流露出几分无奈。



   更令他沮丧的是:人走的多,新人还招不到。“在城里招不到人,我们就选择到建设少、工作机会少的偏远高山地区招人,问题是,这些人进来以后做半年,跑几次江浙、见了世面也就不做了。”



   杨斌感叹:“如今,愿意上船工作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他分析,这是因为年轻人刚上船一般都是加油工或舵工,工资不高;而船上的工作又很枯燥、回家时间也难保证。



   由于劳动力供不应求,夔峡船务公司已经不再对应聘者提出太高的学历要求。“只要可以应对从业资格需要通过的考试,有初中学历的都行。”



   在记者走访的长江沿线多家航运公司中,夔峡船务公司面临的问题绝非孤例:船员流失增多、招工难、留人更难成了当前内河航运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与之相应的,船员结构老龄化、低学历化也成了内河航运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学校:生源不足,院系关停



   与杨斌一样明显感受到内河船员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从事船员教育培训二十多年的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副主任方磊。



   他回忆,最初学校响应江海联运的号召,开设航海专业;渐渐的,由于海员的待遇高于内河船员,生源纷纷转向了航海,内河航运专业就淡了下来。而这些年,随着两者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鲜有学生愿意报考内河航运专业,这类专业也就逐一被取消了。



   据了解,囿于招生难,不少航运专业院校的内河大专、本科等专业都相继停止招生,而航运专业毕业生进入内河运输的也少之又少,导致业内科班出身人才日益缺乏。



   “船员的门槛放宽后,船员的文化素质越来越低”,根据重庆航运交易所副总裁何建钢统计:目前,新进普通船员90%为农民工,80%只有初中以下文化,高中及中职大约只有15%。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船员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退伍军人、社会公招、顶替等,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要高得多:中专及高中文化占到60%左右。



   “当前内河航运之所以事故频发,与船员素质不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方磊分析:“看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故,不少就是由于船员缺乏一些基本训练和常识导致的人员伤亡,我们觉得很悲痛也很无奈,如果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这些悲剧不少都是可以避免的。”



   方磊认为,船员素质下降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内河航运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这恰恰也是关乎整个内河航运发展的关键问题。



危机:行业后继无人



   “长此以往,中国内河航运要当心未来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中国船东协会武汉分会秘书长朱红提醒:年轻船员少,一方面导致了当前劳动力供需关系紧张的问题;更严峻的是,在船员结构趋于老龄化的今天,如果不能抓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继承者,那么未来内河航运劳动力一定会出现断层,后继无人。



   同时他认为,还要警惕当前船员素质下降所隐藏的危机。“船员这个职业低门槛、甚至没门槛,这就导致现在什么人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就业,如此一来,这个行业不但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聚合地,反而会吸收越来越多素质不高的人,这会对航运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朱红的担忧代表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心声。重庆市港航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长江上内河航运船员青黄不接的苗头已经浮现,预计未来五年这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而在方磊看来,内河航运船员素质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当前内河船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接近触底,“断层”将是眼下即会出现的局面。



背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内河船员,从八十年代的风光职业到如今的无人问津,改变并非朝夕。



   长江海事局职工培训中心邓建才回忆,八九十年代曾经是长江航运的辉煌时期,而恰在此时,改变也在悄然发生:“九十年代后期在高薪的吸引下航运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逐渐走向海上,甚至一些内河国营企业的员工也突破阻碍考证出海。这批人员流失后,补充进来的绝大多数是技校毕业生。”于是,内河船员的素质发生了第一次大范围的下降。



   “2002年,长江客运经过了多年走衰,从中下游开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邓建才认为,这一变化引发了成千上万船员的恐慌,他们开始被动思考、寻找出路,“中青年高素质船员考证出海,一部分船员上岸,而年龄较大、素质不高的船员则走向私营公司,进一步填补了长江货运船员的不足。”



   囿于此时长江货运需求不断增多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企业只顾发展赚钱、忽视了对船员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内河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消失。



   2003至2006年,全球海员劳务市场对船员的需求迅猛增长,反映在我国则成为海员职业的持续走俏。受市场影响,大多数中等技术学校转向培养两年制海上驾驶员和轮机员,放弃培训内河船员。国内不少内河船员培养的院系、专业恰是在此时逐渐停止招生。



   而近五年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内河航运一落千丈,至今未能回暖,成为此番内河船员危机最直接的导火索。内河航运市场差、待遇差、缺生源、培训由河转海、最终影响船员素质,在方磊看来,金融危机以来这一链条是从根本上出现了问题。



   杨斌无奈地想:行情差、涨工资难,这个行业现在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