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鲁记者 杨瑾 通讯员孙景耀 谢峰)3月11日,记者从枣庄市港航管理局获悉,日前山东省首批两艘内河LNG示范船在京杭运河枣庄辖区顺利下水,填补了山东省LNG应用于内河新建船舶领域的空白,对船舶防污染以及推进清洁能源使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也标志着山东省内河船舶由传统燃油动力向绿色LNG动力发展迈出坚实一步,山东内河船舶正式进入“气化”时代。
随着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内河船舶采用LNG作为燃料正成为船舶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枣庄港航管理局响应国家政策,以“畅通、高效、平安、绿色”为主题积极引领“生态港航”、“绿色港航”的建设。据枣庄市港航管理局船舶检验人员介绍,该船舶为混合双燃料动力,船舶总长63m、型宽12.6m、型深4.2m、船舶总吨位992、载货量2275.8吨,适航内河A、B、C级航区,由山东省枣庄船舶检验局检验。
比起传统的燃油船舶,新建LNG动力船在双燃料模式下,通过采用发动机优化设计、流程优化、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措施,可以实现68%以上的燃油替代率,燃料成本可降低约25%,污染物排放量也将大大下降,其中硫氧化合物可减排70%,氮氧化合物减排85%,二氧化碳减排20%,机油消耗及发动机噪音降低20%,成本更低、更降耗、更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