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防汛抗台风 勇者不惧
2016/7/12 13:55:54 来源: 发布人: 点击量:266
0

7月9日,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从福建登陆,最大风力达到十级以上,严重影响福建、浙江等地水上交通安全。同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侵袭,安徽、湖北、江苏等多个省份出现河流决口、码头被淹等严重洪涝灾情,各类水上交通险情接踵而至。

  防汛抗台风,刻不容缓。在应急抢险的队伍中,到处可见海事人的身影。他们在风浪里穿梭,暴雨中坚守,他们直面险情,冲锋在前;他们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高擎海事深蓝旗帜,用勇敢顽强的意志、脚踏实地的行动,忠诚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编者

  福建海事

  措施得力 科学防范

  福建秀屿港海事处辖区是天然避风良港,台风到来前,大量跨辖区船舶或过往船舶会选择进港避风,因港内没有专用避台风锚地,船舶锚泊秩序基本依靠海事部门人工协调处置,船舶管控工作量巨大。

  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LNG管线海域。在湄洲湾内的莆头作业区水域,有一条横跨莆田、泉州两个行政辖区的LNG海底输送管道,这条管道连接着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五市的三个燃气电厂,为数百万名居民提供家用燃气。

  每年台风季节,福建辖区这个唯一的LNG海底管线禁锚区域都是防台风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尼伯特”生成初期,福建海事局便指定专人密切跟踪其动态,及时做好预警,通过船舶交管系统、海岸电台、短信平台等及时向船舶连续发布海上航行警告,提供台风动态信息,最大限度提醒船舶及早行动,选择合理航线和安全水域避风。同时,该局派出执法人员通过海上巡航、岸上巡查和电子巡航等手段,全面摸清福建辖区船舶数量及区域分布、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隐患以及需要重点跟踪防范的对象。进入Ⅳ级响应后,海事执法人员再次深入辖区各港口码头和航运企业,告知台风情况,提醒做好防抗台风准备工作,并以两岸直航大小“三通”客船、危险品船舶、客渡船、施工作业船、无动力船舶和长期停航船舶作为防范重点,逐船登轮,发放防抗台风安全提示和手册,告知周边锚地分布和防台风要求,督促船舶检查救生消防和动力设备。

  据悉,台风“尼伯特”影响福建沿海期间,共有1911艘各类运输船舶进港避风,在海事部门的精心组织、全力应对下,福建沿海未发生任何船舶碰撞、走锚等险情事故。

  浙江温州

  及时撤离无动力船舶

  浙江省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和瓯江口工程(简称“双瓯”工程)是温州洞头区两大重点工程,由于施工附近水域没有专用避台风锚地,台风季节,服务工程建设的众多船舶需要及时撤离至安全水域避风。

  清晨,温州洞头海事处海巡执法室主任林上贵再次排查辖区防台风安全隐患后,拿出笔记本,在“‘双瓯’工程4艘无动力船舶”旁重重地又划上几个圈。他说:“如果台风影响期间不及时撤离,这4艘无动力船舶很容易对瓯江南汊大桥及瓯江浅滩二期工程堤坝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按照防台风预案要求,4艘无动力船舶要航经外海,驶往75海里外的乐清湾水域避风。台风来袭,海上风浪将会严重影响拖带无动力船舶的速度,风险也会呈几何倍增长,后果难以想象。”

  台风“尼伯特”来袭之前,林上贵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研判台风行进路线,将信息通报“双瓯”工程负责人,充分做好沟通,要求其加强关注,及时启动防台风预案,并积极协调拖带船只,做好无动力船舶撤离准备。7月5日,温州海事局发布Ⅳ级警报,他带领执法人员迅速赶往瓯江南口水域,对撤离步骤、施工水域设施清理、人员安全转移等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落实专人通过网格化可视化系统对撤离航程进行全程静态监控。7月6日,温州海事局Ⅲ级警报发布,4艘无动力船舶全部顺利撤离至安全水域。

  长江海事

  众志成城 抗洪抢险

  长江干线监利至南京全线超过警戒水位;

  6月30日至7月5日,武汉市累计降雨量达574.1毫米,突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7月7日,宜昌、荆州、武汉、九江、芜湖分别达到7.92米、8.05米、16.36米、14.38米和9.61米,分别超警戒水位1.06米、1.47米和0.93米;

  ……

  长江沿线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雷电大风等恶劣气象状况频发,水位猛涨,多地先后发布洪水预警信号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防汛形势极为严峻,加之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严重威胁长江干线船舶航行、停泊及作业安全,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监管压力巨大!

  面对洪水来袭及台风登陆,长江海事局早部署、早落实,全面启动“汛期百日安全活动”,成立了防汛指挥部,全面启动汛期应急响应机制,并制定了加强汛期安全监管的一系列重要举措。

  为了强化重点船舶安全监管,长江海事局突出客船、渡船、危险品船舶、砂石船、自用船检查。在渡船管理方面,该局督促地方政府核定明确封渡水位和渡运时段;在砂石船管理方面,该局加强现场巡航检查,严厉查处砂石船超载运输、违反规则航行等突出违法行为。

  同时,长江海事局强化重点时段的安全预警,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联系,重点做好库区滑坡、两坝间陡涨水、中下游暴雨、大风等灾害预警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重点强化涉客船舶、危险品船舶及大型水工项目等重点对象安全预警服务;强化重点水域现场监管,积极加强桥区、弯曲急流航段等重点水域现场巡航频次,强化电子巡航全程监控。

  启动“汛期百日安全活动”以来,长江海事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9075人次、船艇5017艘次,检查船舶12651艘次。全线各搜救中心、执法大队、海巡艇24小时应急待命,3000余名执法人员坚守一线、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干线水上安全形势的稳定。

  江苏常州

  暴雨中救援过闸船舶

  7月2日凌晨,江苏常州大雨倾盆,常州12395内河水上搜救中心电话铃声大作,“鲁泰安货0230”轮船主报警,称其驾驶的船舶过老丹金闸时,因航道水位暴涨,船体被卡于桥下无法动弹,请求救助。

  接警后,常州金坛地方海事部门立即指派两艘海巡艇带上应急水泵,冒着暴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抢险救援。海事人员用大功率水泵向船舱内注水,降低船舶高度,并对事发水域进行临时交通管制。经过5个小时,成功帮助该船脱离危险,避免了桥塌船沉重大事故的发生。

  面对汛情,江苏省各级地方海事部门采取了现场巡航和远程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危桥、涉水工程等重点航段加强水上交通监控,借助远程电子监控、AIS、甚高频电台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提醒船舶减缓航速,禁止在桥梁水域停靠。

  镇江地方海事部门在横向流速达到每秒1.6米的丹阳四叉河口等重点水域专门派驻海巡艇重点盯守,提醒船舶注意观察碍航漂流物,保持与航道边坡的安全距离。常州地方海事部门值班人员比平时增加一倍,每天至少保持44人、9艘海巡艇、10辆海巡车和10台抽水泵应急备用,确保不发生船舶触碰桥梁等水上交通事故。为了保障滞留船舶安全,南京、苏州等地方海事部门安抚船员焦躁情绪,主动登上滞留船舶,提醒船员加固缆绳、锚泊设备,留足值班船员,并承诺为其提供生活用水、手机充电等服务措施。

  安徽合肥

  紧急调用船舶、物资投入抢险

  7月5日晚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姚埠圩南淝河圩堤发生坍塌,形势严峻。为保障抢险车辆通行,环湖大道长临河段约1.5公里低洼处需加筑围堰,以防湖水将道路淹没,工程需要大量石料等物资。

  险情就是命令!合肥市地方海事局迅速行动,组织辖区精干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紧急调度了2艘工程船、3艘满载石料的运输船舶投入抢险,并连夜组织了23台自卸车装卸石料运抵现场,同时组织50人的海事应急抢险突击队迅速集结,随时待命,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的汛期险情,确保完成各项应急抢险任务。

  自6月30日以来,合肥地区遭遇了自199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汛情,辖区店埠河、南淝河、丰乐河、兆西河、裕溪河等河流水位均超过保证水位。针对汛情,合肥市地方海事局进一步加大巡航力度,及时发布限航、封航公告及桥梁净高、水位、汛情等信息,对客船、旅游船实施禁航措施,确保安全;通过巡航、电话、预警短信、VHF播发等方式发布安全信息,提醒相关部门、航运企业、水上施工单位及有关船舶,密切关注水位、汛情和桥梁净空高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截至目前,合肥市地方海事局共出动海巡艇560艘次,出动执法车辆360辆次、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发布预警信息38次,实施应急救助10起,紧急调用装运抢险物资船舶18艘,安全运送抢险石料1.5万吨。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