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宝杨路一路向东,尽头便是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邮轮港于2011年10月15日开港运营,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基础功能,弥补了上海港无大型邮轮专用码头的短板。

游客们抵达上海,告别为期数日的邮轮旅行。

港口前游人如织。据预计,2016年全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将接靠国际邮轮近500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将达到280万人次。

工作人员在办票柜台为游客提供服务。

到达大厅接客区,一位女士手持“Welcome to Shanghai”的牌子,欢迎来自英国的客人。

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为一位不懂汉语的外国游客提供帮助。未来,宝山将完善并推广《邮轮港口服务标准》,形成标准化、可借鉴的邮轮码头服务规范,成为中国邮轮码头服务典范。

工作人员协助邮轮停靠泊。

三公里外的上海长滩。长滩体验馆二楼的大型沙盘,呈现了上海长滩的整体规划,其规划用地约77.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
近日,从境外归来的歌诗达幸运号邮轮,载着三千多名乘客,缓缓停靠在位于宝山区的国内最大的邮轮母港——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刚刚结束海上行程的游客们拖着行李箱,从到达大厅鱼贯而出,在坐上接驳大巴之前,还不忘在港口空地上拍个大合照,匆忙、不舍、有序。这样的场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每天都在上演。
宝山,地处东海之滨,拥有长江、黄浦江、蕰藻浜共40.5公里的滨水岸线,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十二五”期间,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下,宝山区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立足点,打开了滨江发展带“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宝山将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打造世界著名的邮轮新城。
在人们的印象中,宝山一直是上海的传统工业大区。近年来,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宝山将邮轮产业确定为转型的突破点,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游客吞吐量占全国半壁江山,2016年全年将接靠国际邮轮近500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将达到280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全球前五的中国邮轮门户港。
目前,宝山以邮轮港为核心,由陆上客运中心、滨水活力中心、绿色商务中心组成的“水岸联动、港城融合”的邮轮港核心区功能布局已经清晰。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已于去年开工,预期明年竣工。建成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将形成可同时靠泊2艘15万GT和2艘23万GT邮轮的总体泊位规模。同时,上海长滩全面启动建设,宝山滨江从“邮轮码头”到“邮轮港”再到“邮轮城”的跨越式发展,已经迈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