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水运业的潜规则与核心价值观
2016/10/28 8:52:49 来源: 谢燮 绝顶思维 发布人: 点击量:816
0
微信公共号:绝顶思维

   水运市场的持续低迷固然有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引致的需求不足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水运业的行业规则出了问题,再加之行业核心价值的缺失,才导致这样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王阳明心学所给出的方剂恰好可以医治。 

一、水运业的潜规则:良知已被蒙蔽

   航运规则陈旧不堪。林源民在其文章“航运业要不要讲信用?”中写道:“航运业是一个不需要讲信用或者讲了信用也没用的行业”,因为长期以来诸如责任限制、单船公司、空壳公司以及反垄断豁免等行业惯例本就在抹杀行业的信用。责任限制即是让船东的责任限定在一定的额度以内,单船公司则是将船东的责任限定在一条船以内,空壳公司则是船东以一名不文的新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进而将责任限定在这个新公司以内,在航运业发展的某些时段和某些地域还可享受反垄断豁免的特别待遇。这些长久沿袭下来的规则已经变为显规则,似乎天经地义,不可更改。近些年呼声很高的鹿特丹规则试图给船东增加些责任,从而使得长期以来倾斜的天平稍微向货主那边平衡一点,但目前来看推行起来十分困难,这牵涉到船东国与货主国长期的博弈。而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既是一个货主大国、还是一个船东大国的国家来讲,鹿特丹规则是否推行在我国内部就已经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历史上,航运业在开拓疆域、促进海洋国家崛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规则向航运业倾斜有其历史的必然,航运业在当时的环境下当然可以“自恋任性”。只是,时代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航运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在不断下降,上述老化的制度和规则迟早要改变。

   航运价格纷繁复杂。航运业是跨国界的运输行为,产品跨越国境需要面对不同种族、文化、习俗,面对纷繁多样的利益主体,面对千差万别的政府监管,因而使得航运市场比其他任何一个市场都复杂,由此派生出了纷繁复杂的航运价格。航运价格构成中,有的费用可能来自于船公司,有的费用可能来自于为船公司服务的相关企业,有的费用来自于港口,还有的费用则来自于相关的监管机构。在众多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中,形成了多达几十种的航运附加费,在部分航线甚至出现了负运价。“负运价”并非是船公司运输货物要给货主贴钱,而是通过“负运价”吸引客户,并通过在目的港向收货方加收相应费用而实现盈利。航运附加费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监管而变,就是难以变为让客户容易甄别的简单形式。自航运市场萧条以来,众多公司希望从不同层面进行创新而摆脱困局,但在简化价格构成方面仍然没有看到有公司在努力。市场中的潜规则已经如此盛行,让所有的公司都不曾想到以简化服务的方式来提升服务能力进而获得竞争优势。

   航运垄断时有发生。航运公司都在试图“做大做强”,“做大”就有机会获得垄断力,航运公司的运作逻辑往往不是“因大而生”的规模经济和服务能力的提升,而是在与客户发生业务往来的时候具备价格的话语权、压款以及拖欠款项的权力。对于港口领域的垄断,很多船公司都有“罄竹难书”的感受。港口因为地域的专属性、相对的封闭性以及来自港口方的强制力,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行使垄断力,这体现在简单服务高收费、限定被服务方的选择权乃至过度服务等方面,许多时候被服务方如“待宰的羔羊”。

   航运监管积重难返。内河水运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也形成了水上运输完善的监管体系。水上安全监管的规则并没有经由各利益方的充分博弈,而是出于良好的意愿和从严的原则。这样的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使得运行中的船舶普遍处于违规当中,进而使得相关监管方具有了罚款的借口。问题在于,罚款就可以通行,并没有提升安全的实际标准,只是增加了企业运行的负担。相关监管机构人员不足以应付监管的话,还会雇佣临时工来罚款,这些罚款的一部分会返还成为监管机构的运行经费,由此给内河水运加上了一项金额不定的税负,很多时候这部分负担比法定的税率还要高。各地船检由于在执行相关规则时尺度不一,使得内河船舶的安全能力千差万别,也为监管机构罚款创造了条件。

上述水运业的各种潜规则,如果问问相关人员,平时在这样做的时候是否会“心安理得”?“心安理得”,阳明心学的解释是:做事时心安,那件事的理自然会得出,一件事只要有了“理”,就肯定是好事,也就肯定能成。回头再看水运业,是否能够“心安理得”地做事?有些人可能会脸红,有些人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羞愧,社会如此、别人如此就是其最好的托辞。

   这些潜规则在历史上也有,比如清代的低税率与实际的重税负、低关税与实际的重关税(见“历史顽疾与水运规则”)。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规则仅仅满足了管理高层“好大喜功”的个人偏好,而经济社会在对显性的规则无法执行时,必定会滋生“潜规则”,而这样的规则比起显性的规则更加严苛。更为重要的是,“潜规则”潜藏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既需要应付管理方“运动式执法”的风险,还需要支付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了的中介费用,进而更加增加了社会的运行成本。管理方构建的监管队伍也因这样的潜规则盛行而具备了不断扩张的动力,而要支撑越来越大的监管队伍所需要的所有费用都需要行业来埋单。

二、以恰如其分的规则替代潜规则

   行业规则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水运业的规则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规则超前就会产生“潜规则”,“潜规则”的执法成本和运行成本很可能更高,进而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规则滞后就会抑制行业的新兴力量,进而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水运业诞生了诸多的航运电商,对于这些新兴的商业模式,过往的规则不可能适用,延续陈旧的规则必定会对这些新兴力量构成巨大的约束,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就失去了动力。在这样的认识下,对于水运行业中存在的积弊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清查,对这些问题不是通过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来解决,而是要回过头去审视相应的制度、法律法规是否恰当,相应的规则的度到底应该定在哪个地方,让行业中的大多数主体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就能够达到,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门槛,谁也达不到那样的要求,进而无可奈何地被“潜规则”。

   利益相关方的充分博弈。行业规则的与时俱进需要引入恰当的规则建立程序,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能够充分表达其利益,并通过相互的协商和妥协达到利益的均衡。由此构建的行业规则,是大家经过长期讨论和磨合而产生的,利益相关方在面对这样的规则时就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投入和产出,能够有收益就继续前行,如果没有收益就会退出市场。这就阻止了“潜规则”下因为忽视“看不见的成本”而盲目进入市场的那些市场主体。因此,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的时候,需要对方案进行充分的讨论,听证会并不仅仅是“走过场”,征求意见也不是只征求几个关键企业的意见。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要发挥“利益聚合和表达”的功能,把行业中真实的利益汇集起来并参与博弈。行业智库要在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政策实施以及政策的后评估中发挥“咨政”作用,权衡各方利益诉求,找到恰当的利益平衡点,并让制定的政策具备因时而变的修正能力。当前为“网约车”出台的相关监管办法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这正是规则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必然,应当正视这样的讨论,接纳这样的博弈,最终出台的政策才不会“华而不实”“脱离实际”。

三、以阳明心学重构水运业的价值观

   诚信体系。水运行业正在国家层面的“诚信中国”的总体框架下构建行业自身的诚信体系。这种诚信体系的构建,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通过诚信评价,让行业中诚实守信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让行业的正能量能够普照,从而使行业积弊逐步减少。王阳明当初到庐陵县为官时,恢复了朱元璋时代的早已名存实亡的申明亭和旌善亭的“两亭”制度,要求所管辖的各乡村都要设立这“两亭”。旌善亭是光荣榜:凡是热心于公益事业和乐于助人者,为国家和地方作了贡献的人,在该亭张榜表彰,这是存天理;申明亭是黑榜:凡是当地的偷盗者、斗殴者或被官府定罪的,名字都在此亭中公布,目的是警戒他人,这是去人欲。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的“旌善亭”已经有所进展,但“申明亭”却还没有开始。

   格物致知。行业诚信,不仅仅是要给行业的从业者强加一个外在的约束,而是要从价值观的重构开始,让所有从业人员发至内心地向善,让行为与良知相匹配。何为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王阳明主张心是无善无恶的,每个人都拥有知是非善恶的良知,人人心中都有完美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用格物的方法论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所谓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所谓致知,就是把这种为善去恶的功夫做到极致,让良知彻底显露。在现实中,格物致知,就是要在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中,做到价格合理,服务周到,让客户感到物有所值。“潜规则”的事情是否能够通过内心良知的检验?曾经,经常拿别人违规作为挡箭牌,往往振振有词:“别人能做为什么我不能做?”别人干违心的事、干违法的事、干伤天害理的事,自己效仿就会赦免吗?无非是同流合污,无非是自欺欺人。经常拿行业惯例来说事,认为已经运行了很多年,改也改不掉,不如就范。人皆有良知,王阳明的人生观之一即是“心即理”,违背良知指引而不奋起抗争,就是违背了天理。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应该在良知的指引下无所畏惧。遇到良知所认为的不公时要敢于抗争、善于抗争。因为万物一体,为自己抗争时,就是在为别人抗争;为别人抗争,就是在为自己抗争。从另一个角度讲,自己的一点点改变就是行业向好的努力,如果行业中充斥着谎言和欺骗,那么以诚待人恰恰就是稀缺资源,可能会因为一时受骗而受损时,但长此以往一定会被市场所认可,进而获得更好的回报。目前行业中已经有一些有担当的企业家正在践行诚信的价值观,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退一步讲,如果自己对行业的积弊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改变,至少还可以敬而远之。

   莫让心累。在践行阳明心学的时候,可以鉴别是否实现了“致良知”:当做一件事时,持续不断地感觉到心累,就说明这件事不是你能做得了的,要么是你的良知不明了,要么则是你的追求超出了你良知的大小范围。心所安处,就是良知。在向船民罚款以及“吃拿卡要”时,有没有感到心累?当竞争策略全部放在了如何低价吸引客户而引发恶性竞争时,是不是感到心累?在日常的工作中的,与老板斗智斗勇,只想着少干活多拿钱,是不是同样感到心累?柏拉图说:“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的污秽和丑陋,只有纯净和美丽”,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灵魂家园的过程”。如何找到“失去的家园?”只一个“诚”字,不欺人,不自欺!尤其是要在“不自欺”上下功夫,因为这是心累的根源。

本文阳明心学的思想来自于:王觉仁所著《王阳明心学》以及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


绝顶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思考久了没头发;希望还有另一个可能,与时俱进,探索精进,传播有深度、有价值的顶级思想。
谢燮,供职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水运战略、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在水运战略、水运政策、航运服务业、邮轮经济等方面具有研究积累和独到认识,正在探索水运长远发展趋势与水运变革,《变革水运——水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探》即将出版,敬请关注。
行业发展需要全局视野,行业转型需要创新思维,行业新型智库、水运顶级思维,为您的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表心情

给力 1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