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为期一年的《长江等内河航运市场秩序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已经展开,这样的整治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市场低迷和监管问题所形成的双重压力已经让船东苦不堪言。同时,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解除长期影响内河水运发展的桎梏,才能使内河水运市场重新焕发生机。
1、淘汰和削减产能
产能过剩是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要让市场恢复常态,唯有淘汰和削减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可船龄与船型结合考虑,落后船型从快从重坚决淘汰,不管船龄大小只要船检不合格的船舶坚决淘汰。京杭运河中可试点由CCS或其他取得中国海事局服务备案的一流船级社,按中国标准检验船舶入级,对入级船舶给予优惠,但应老船老办法,新船新办法。
2、探索新时期内河水上安全的新标准
组织专家论证探讨内河水上安全的相关标准和规则,按照社会经济能够承受以及水上安全形势不断向好的要求,客观地重新评价水上安全的度应当设置在什么样的水平上。以此为基础,清理安全检查的各种要件,明确检查事项,减少自由裁量权。
3、推进内河集约化运营,变“虚挂”为“实挂”
企业化运作应当是减少交易成本的组织方式,内河长期以来形成的船民个体户形态是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市场主动降低安全标准以节约成本的做法。要切实理顺目前的企业与船民的挂靠关系,改变“挂而不管”的现状,杜绝因不实“挂靠”而产生的潜在法律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挂靠”获得相应的收入,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违规责任。鼓励企业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船舶安全运行水平。鼓励企业开展航运互联网+的尝试,推进内河水运运行模式的转变。
4、转变海事的监管模式
海事部门从过往监管船民向重点监管企业转变,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年检,并按照一个较低的比例进行不定期抽查,出现问题必须整改。海事罚款额度与海事经费脱钩,按照预算拨付海事经费。
5、做实行业协会
按照“信用交通”的总体部署,各地区行业协会积极推进内河水运的诚信体系建设,对内河水运的企业进行诚信评级,让诚信较好的企业脱颖而出,引导更多的船民挂靠诚实守信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