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广佛中三地携手打造共同出海口 合资共建南沙港区四期项目签约
2017/8/11 8:12:49 来源:中港网 发布人: 点击量:357
0

  本网讯 8月9日,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港股份”)、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佛山公控”)、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山城建”)在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三方签署协议,合资设立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建设经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佛山市副市长赵海,中山市副市长袁永康等出席签约仪式。

  南沙港四期力争2020年底建成投产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位于广州港南沙港区南沙作业区中部挖入式港池内,拟建设2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及配套集装箱驳船泊位,工程设计年吞吐量480万标准箱,工程计划建设年限为2018—2021年。工程总投资估算55.88亿元,项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6.8亿元,广州港出资10.92亿元,占股65%,佛山公控占股19%,中山城建占股16%。

  广州港是国家规划的集装箱干线港,南沙港区是广州港发展集装箱的核心港区。目前,南沙港区已建成一、二、三期16个万吨级深水泊位。目前一期、二期码头能力使用日趋饱和,三期码头设计能力570万标准箱,2016年完成205.4万标准箱,2017年计划完成300万标准箱。从整个港区来看,2016年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1262.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13%。随着南沙港区辐射能力将进一步扩大,枢纽功能将进一步凸显。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预测2020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380万标准箱,其中南沙港区吞吐量将达到1750万标准箱,届时南沙港区能力缺口超过400万标准箱。到了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成时,将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南沙港区集装箱能力布局将更加完善,整体能力提升促进规模运输的优势将凸现,由此可为华南地区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港口服务。

  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表示,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深化合作,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南沙自贸区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以及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南沙港区辐射能力将进一步扩大,枢纽功能将进一步凸显。在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广州港南沙港区将形成10万-15万吨级专用集装箱泊位达20个、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2000万标准箱的格局。

  陈洪先透露,广州港股份与佛山公控、中山城建将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经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并争取2020年底建成投产,为广东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广佛中携手打造共同出海口

  在港口的合作方面,广佛中三城早有默契。去年的8月和9月,广州港驻佛山、中山办事处先后揭牌设立。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港与佛山港互联互通集装箱量52.7万标箱,同比增长14.5%。今年上半年,两地完成集装箱量26.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8%。广州港“穿梭巴士”现有13条支线、每周近26班船期通往佛山三水、和乐、南鲲等港口码头,航线基本实现对佛山地区全覆盖。

  另外,2016年,广州港与中山港互联互通集装箱量23.7万标箱,同比增长12.9%。今年上半年,两地完成集装箱量1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8%。此外,广州港“穿梭巴士”现有4条支线、每周近8班船期通往中山港口码头,航线基本实现对中山地区全覆盖。

  此次广州、佛山、中山三市共建南沙港区四期,预计将引导佛山和中山更多货源通过南沙四期码头中转,将有助于三市打造共同的出海口,使南沙港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珠江西岸的新岸线。

  佛山、中山两市紧邻南沙港区,是南沙港区直接依托的腹地。广州与佛山、中山经济上互补性较强,目前政府层面正在通过加强规划对接、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连互通,推进一体化发展战略。这次共建南沙四期集装箱码头,将有利于发挥佛山、中山内河码头较多和南沙港区集装箱内河中转比例较大的优势,改变佛山、中山两市没有大型海港码头的情况,枢纽港与内河港口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南沙港区枢纽,进一步提升三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表示,此次三地国企合作建设经营南沙四期项目,对南沙港区成为广州、佛山、中山共同的出海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三市的合作,还将通过发挥南沙港区与佛山、中山当地码头的联动作用,将南沙港区的航线服务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延伸至佛山、中山,增强对腹地货源的吸附能力,进一步降低当地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同时推动与佛山、中山建立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关系。”

相关声音:

  强化珠西物流联盟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

  随着世界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自贸试验区实践探索的深化,特别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赋予南沙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新使命,南沙开发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在签约仪式上,广州市副市长叶牛平、佛山市副市长赵海、中山市副市长袁永康分别致辞,对三市合作建设南沙港区四期表达了诸多期许。

  广州市副市长叶牛平:

  与佛山中山共享南沙自贸片区发展红利

  广州、佛山、中山三地国企在此签约,这不仅是三地政府为加强互联互通作出的重大努力,更是强化珠江西岸物流联盟、打造珠江西岸城市出海口的实质举措。

  广州将按照“将南沙自贸区打造成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打造成珠三角的交通中心,便利通达珠江东西两岸主要城市”的要求,抓住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加快南沙疏港铁路等港口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和优化港口服务功能,通过发挥南沙港区与佛山、中山当地码头的联动作用,将南沙港区的航线服务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延伸至佛山、中山,进一步降低当地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同时推动与佛山、中山建立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佛山市副市长赵海:

  南沙港将对佛山产业提供强力支撑

  佛山紧邻南沙港区,拥有发达、便捷的联运网络,能够为南沙港区集装箱内河中提供更通畅物流运输保障。广州与佛山、中山经济上互补性较强,正在通过加强规划对接、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连互通,推进一体化发展战略。

  港口合作方面,佛山、中山没有海港大型码头设施,希望加强与广州市的合作,共同打造南沙港区枢纽,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促大湾区经济融合和发展。未来佛山的制造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有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广州港南沙港区是广佛肇、珠江中等珠江三角洲西翼城市群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综合运输成本最低廉,物流时间最节省。因此,南沙港四期项目的建设将对佛山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中山市副市长袁永康:

  中山将借合作机会融入大湾区

  广州南沙港四期工程拥有巨大的城市经济优势、箱源优势、综合运输费用优势、水路集疏运条件优势和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广州、佛山、中山三市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握机遇,作出合力共建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的决定,是我们积极参与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践行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珠三角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即将扬帆启航的今天,中山致力于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我们也将借本次三市合作的机会,不断融入大湾区,努力建设大湾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大湾区西岸重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成现代化和美宜居城市,为大湾区建设积极贡献“中山力量”。(南方日报)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