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关于港口,代表们这样说
2019/3/7 15:35:47 来源:港口圈 发布人: 点击量:396
0
   广东:100多项工作要先干起来!

  3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表示,广东要把大湾区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重中之重。经梳理,共有9大方面100多项工作要先干起来,重点是对标港澳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打造机场和港口群等五项工作。

  李希表示:要集中全省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创新资源的优势;要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带动广东的改革开放再出发,推动规则的互相衔接,谋划推进创造性引领性的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卢伟国:粤港澳大湾区定能晋身世界级!

  同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民联主席卢伟国在全国两会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访谈室接受专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能够晋升为世界级的大湾区。

  他表示,大湾区现有7000万人口和9万多亿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国家,堪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湾区。而且在不少地方,已领先其它湾区,空运已经达到每年2亿人次,集装箱和吞吐量也是全球湾区中最大的,因为香港、深圳、广州好几个名列世界前茅的港口都位于大湾区。不足的是,人均GDP不如其他湾区,需要迎头赶上。

  代表委员建言支持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荆门市政协副主席杨希雄5日在北京表示,长江航运迅猛发展,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问题日趋突出,翻坝运输成为常态,加快推进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三峡翻坝运输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迫在眉睫。

  杨希雄认为,三峡水运新通道从规划设计到建成运行,需要近10年时间,这期间三峡断面大量货物必须靠翻坝转运分流。即使水运新通道建成后,每年汛期和船闸检修期间,仍有5000—8000万吨的货物过坝需要翻坝转运承担。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整合了船闸、翻坝公路、翻坝铁路、管道等运输形式,形成多种运输组合,对提高三峡、葛洲坝通过能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呼吁加快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建设,尽快审查批复《宜昌港总体规划修订(2017-2035)》,支持协调办理茅坪港、白洋港相关经营许可,同时加大对湖北省、宜昌市承担三峡翻坝转运工作的财政支持,设立三峡翻坝转运专项补贴资金。

  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杰说,目前三峡坝上坝下与公路对接的港口码头规模较小或尚未建成,铁路线路、场站设置与港口缺少连通,衔接配套设施不足,难以实现铁水联运,铁路运输的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李杰建议将宜昌市茅坪港、白洋港、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和江南翻坝运输管道四个项目,纳入三峡水运新通道重点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的建设,确保工程建设期间及每年汛期和船闸检修期间货物顺利过坝。

  许振超:开放外籍船舶国内捎带业务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许振超接受专访时表示,希望国家能从立法层面实现外籍船舶国内捎带业务,提升中国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上通行的大港口中,国际集装箱的中转量可能要占到总吞吐量的30%以上,而我们国家目前不足10%,甚至更低。”许振超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航运条例,不允许外国籍的船舶在中国国内运输时捎带国内航线的业务,即不准国际集装箱捎带。

  许振超表示,这一条例起初是保护国内运输市场、保护国内集装箱箱量。然而近20年过去了,整个国际海运市场、运输装备、港口以及港口能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目前来看,需要得到法律层面的支持,提高国际集装箱的中转量。

  为此,许振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的建议就是希望国家能对这一航运条例个别条款进行修改,或者重新解释这一条例,进一步明确国内捎带业务中什么样的是国内业务、什么样的是国际业务,有助于国外船公司在进行国内业务捎带时没有疑虑。

  林龙安:发挥香港特长,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3月5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及发挥香港特长等方面的提案。

  林龙安在提案中总共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善用“一国两制”安排、利用好香港的国际网络和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在针对发挥香港特长方面,林龙安提出,在贸易保护主义面前,内地可借助香港转口港和税务等方面的优势,将内地货物经香港出口,减少因由内地直接出口的关税。同时深化《内大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透过CEPA进一步向香港开放服务贸易和放宽更多商品税务的安排,放宽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让香港应早着先机,运用高端服务业的积累优势,促进外国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在外资眼中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平台。林龙安认为,对于进出口贸易,中国亟需寻求进出口替代国家。香港可利用信息信息及专业服务发达的优势,发挥信息发达和渠道通畅的功能,找准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所在,精准对接各地需求与全球供给等等,减少内地对美国出入口的依赖,将更多的商品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地区。

  另外,林龙安在提案中的第三点建议中提及,需要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林龙安提及,大湾区内有庞大的港口群、空港群,目前内地各自贸区、自贸港正在积极推进的贸易自由化,这与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功能的方向一致,未来进一步对接国家正在建设的福建、天津、上海、海南等自贸区或自贸港的合作,助力国家自由港建设。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