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上半年造船:业绩低迷 抱团取暖
2019/9/10 14:32:48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发布人: 点击量:281
0
 上半年,不仅新船订单量遭“腰斩”,且价格回升乏力。同时,受人力、原材料等综合成本上升影响,船厂生产经营面临压力,中国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造船:业绩低迷  抱团取暖

  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国际航运市场小幅回升,但受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影响,全球新船需求大幅下降。此外,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深受全球经济和行业市场形势与国际原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船舶制造业依然处于周期性底部,复苏之路依然漫长。

  新船订单遭“腰斩”

  中国造船市场方面,造船完工量保持增长,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同比下降。“融资难”“融资贵”和接单难等问题没有缓解,手持船舶订单的持续下降也预示着未来船厂的连续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造成完工1966万DWT,同比增长4.2%;承接新船订单1206万DWT,同比下降46.9%。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172万DWT,同比下降10.3%,较2018年年底下降5%。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92.9%、91.5%和90.8%。

  上半年,中国船厂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受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全球新船订单结束连续两年的增长,下降幅度远超预期,除豪华邮轮外,各主要船型订单均大幅减少,船厂连续生产面临严峻挑战(截至6月底,邮轮手持订单依然处于最高水平,约为500亿美元);二是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国际船舶市场需求呈现新的特点,中国船厂除在散货船和支线型集装箱船市场保持一定优势外,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领域接单较少,骨干船厂高技术船舶研发能力薄弱、更新速度缓慢、研发产品不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业绩差强人意 合并带来希望

  上半年,不仅新船订单量遭“腰斩”,且价格回升乏力。同时,受人力、原材料等综合成本上升影响,船厂生产经营面临压力,中国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同样面临较大挑战。

  纵观中国造船上市公司,经历过前几年激烈的市场淘汰后,幸存下来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南北船”。尽管如此,由于宏观环境不乐观,各造船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见表)。目前,为了缩减造船产能,增强中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南北船”的合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将为中国造船业带来新的希望。

  上半年,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船舶(600150.SH)因船舶造修工作量增加,实现营业收入97.73亿元,同比上升27.92%;实现归母净利润4517.62万元,同比锐降78.29%。截至6月底,中国船舶累计手持造船订单76艘、103.66万DWT;累计手持修船合同金额4.7亿元;累计手持柴油机订单181台、313.31万马力。半年报显示,中国船舶是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具有完整的船舶行业产业链,下属主要有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沪东重机3家子公司,主营造船、海洋工程、修船、动力和机电设备等业务。

  上半年,中船集团旗下中船防务(600685.SH)实现营业收入78.16亿元,同比下降7.76%;实现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实现经营接单87.72亿元,同比下降48.17%(原因是船市低迷、订单不饱满、厂区搬迁整合等)。半年报显示,中船防务是大型综合性海洋与防务装备企业集团,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考装备四大海洋装备于一体,旗下拥有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两家主要子公司。

  上半年,中船集团旗下中船科技(600072.SH)实现营业收入12.19亿元,同比下降15.72%(因子公司中船九院同期营业收入减少,中船九院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占中船科技总营业收入的98.1%);实现归母净利润7065.13万元,同比增长763.06%(或为收购海鹰集团带来的正面收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07.75万元(2018年同期为8.85万元)——主要因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研发投入费用增加、营业收入减少导致毛利下降以及对联营及合营企业产生的投资收益减少。

  中船科技对海鹰集团的收购工作于2018年年底开始启动。2019年8月13日,中船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船集团与中船电科合计持有的海鹰集团100%股权,作价21.1亿元,交易完成后,海鹰集团将成为中船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收购整合将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同时有助于提高中船科技的盈利能力。公告显示,交易完成后,中船科技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提升12.65%和10.7%;净利润分别提升160.19%和23.32%。

  上半年,中船重工旗下中国重工(601989.SH)受船舶监造产品收入确认节点分布不均衡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68.86亿元,同比下降13.91%;实现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20.24%。旗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进入重整程序,不再纳入中国重工合并范围。

  上半年,中船重工旗下中国动力(600482.SH)实现营业收入149.89亿元,同比增长7.38%;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下降35.08%(原因为业务规模虽然增加,但是毛利率由15.3%降至13.17%,毛利减少1.6亿元。此外,利息收入较上期减少5994.41万元)。报告期内,中国动力新接订单251.4亿元,期末手持订单238.51亿元。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船舶节能减排和港口污染防治等相关国际、国内法律法规的生效与实施,以及船舶配套产品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发展,将为船用绿色和智能柴油机产品的发展带来市场空间。在全球经济增速大概率下行的情况下,海运需求承压,并且在环保规范生效前,船东决策存在不确定性。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预计下半年中国各柴油机厂商将会面临较大压力。

  海工船洞见光明

  上半年,国际油价震荡上行,海洋工程装备运营市场基本面有所改善,但过程缓慢。海油工程(600583.SH)表示,其在建工程项目(手持订单)服务价格依然处于低位,低谷期影响延续,海油工程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不容乐观。

  上半年,海油工程实现营业收入45.5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14亿元(主要是受沙特3648海上运输安装项目大幅亏损的影响)。2月,海油工程派出执行该项目的主力工程船舶在沙特境内验船迟迟未能获得业主和有关部门审核通过,致使海上作业时间推迟,合同工期延长。根据最新的施工计划和费用估算,完成该项目的成本将大幅上升,按会计准则须计提合同减值损失3.94亿元。该项目经营大幅亏损拖累了业绩,给当前生产经营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亚星锚链(601890.SH)是全球锚链行业内最大的、专业从事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的生产企业,是中国船用锚链和海洋平台系泊链生产和出口基地。上半年,亚星锚链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24.2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374.9万元(2018年同期为-743.5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亚星锚链手持订单10.84亿元。其中,船用锚链及附件8.27亿元;系泊链及附件2.57亿元。上半年,生产船用锚链46816吨,同比增加452吨,增幅为1.13%;生产系泊链14477吨,同比增加6753吨,增幅为46.65%。

  上半年,振华重工(600320.SH)实现营业收入101.87亿元,同比微升1.1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大增37.2%;海工和钢结构相关业务新签合同额为4.69亿美元,同比增长9.32%,其中钢结构业务新签订单为3.68亿美元。海工业务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交付多艘海工船。但是海工行业受贸易紧张局势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前景仍不明朗。

  海油工程在半年报中表示,虽然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较为复杂,但也同样面临着机遇。国家油气增储上产任务持续推进,中国海上油气开发“七年行动计划”正在实施,将进一步拉动海洋油气工程需求。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