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9月14日晚23时02分,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已到达湄洲湾疏浚物海洋倾倒区,准备开始抛泥作业,目前装载量:5428方,泥门状态:关闭,即将打开……”
随着手机传来的语音提醒,福建省湄洲湾港中心航道站工程科负责人林婧打开“2023年度湄洲湾港航道维护疏浚工作群”,同时翻阅智慧疏浚系统,了解施工船舶的实时作业情况。类似这样的工作提醒和数据截图,同在工作群里的航道站负责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等参建单位人员也都可以看得到。
这是正在湄洲湾30万吨航道(含会船一区)运用的智慧疏浚系统,从施工阶段的下耙、起耙提醒,到运输阶段的舱位观察,再到抛泥阶段船舶位置、泥舱舱位的比对,通过发挥大数据“天眼”的作用,以“嵌入式”监督为24小时的航道疏浚施工保驾护航。
人们常说,港航投资不声不响,前期上亿的投资都在水下,只有上了码头和港机后,才看到投资的踪影。航道维护施工全程都在水下,项目在福建省湄洲湾港中心近年资金支出占比最大,结合当前港航领域多发的典型案例剖析,该中心全面梳理航道维护计划、采购、实施、管理、验收等阶段廉政风险隐患,综合运用制度、科技等手段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措施及对策。
在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方面,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投入,督促疏浚施工船启用智慧疏浚系统,通过整合互联网、物联网、北斗定位、GIS等技术,利用船载硬件设备远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强化航道疏浚施工现场管控,既堵住以往海上项目施缺乏有力监管的漏洞,又有效防止施工船舶过度溢流、偷抛、乱抛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
在深化以案促改促建方面,注重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出台《湄洲湾港航道养护管理暂行办法》,从计划编制、招投标、疏浚方案编制、施工、监理验收等一系列环节明确管理措施,全面加强和规范湄洲湾港航道养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