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或2014年后回复常态
2011/9/23 0:00:00 来源:航运在线 发布人: 点击量:822
0



航运在线9月22日讯 2011年9月22日-24日,由航运在线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联合主办的“2011国际船东及服务年会”在大连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在本届年会上,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颖对当前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探讨。他呼吁业界应该直面干散货航运市场阵痛期,市场或会在2014年后逐步回复常态,同时他亦向与会嘉宾强调“中国因素”对于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趋势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2003年至2010年的航运高峰期,应该被看做是干散货航运历史的一个突发事件,不能代表市场正常的高低潮波动,不能代表市场变化的常态,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可预见的未来还能出现这样的市场。2011年后,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风向标BDI基本在1400点左右徘徊,标志着前期的航运高潮期已经结束。



2003-2010航运高峰期为干散货航运突发事件



周颖称,这次突发事件轰轰烈烈的昭示着中国回到了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的中心,中国的船舶经营人、货主、造船厂、港口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船东、造船厂、货主、港口、拆船厂等在终止这次突发事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中国的船东、造船厂将在国际航运格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他亦提醒,是次突发事件的不利后果是业界要直面目前整个航运的低迷期,也是一些企业的危机时期,亦是这次突发事件的阵痛期。



“中国因素”制约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走势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原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周颖分析称,中国对钢材需求的膨胀和铁矿石资源的相对缺乏导致铁矿石国际贸易量短期剧增,中国对煤炭、粮食、铝矾土等原材料的需求在同期也剧增,中国地处东亚的地理位置造成运距很大,以及中国船东、船厂等大规模投资,这一系列因素都是造成国际干散货市场高度繁荣期结束的主因。



未来干散货航运市场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周颖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市场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但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供过于求”将继续打压目前已经非常低迷的市场,因运力供给能力将极大加强,造成任何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都将很快被侵蚀。市场重新洗牌将在所难免,生存能力较弱的个体将会被扫地出门,生存能力强、融资能力强的个体有机会迅速壮大,市场或会在2014年后逐步回复常态,即普通成本的船东处于微利的状态,不同船型的市场回复时间会有较大差别。



相关材料:



周颖



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颍,男,1994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远洋船舶驾驶专业,毕业后在远洋船舶上工作,有5年海上工作经历。1999-2002年就读于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专业研究生。2002年起一直在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现任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公司生产业务。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