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水运提速成就航运发展新高度
2011/12/29 0:00:00 来源:中国水运报 发布人: 点击量:714
0
2011是“十二五”起步之年。这一年,在“十一五”成就基础上,水运行业上下一心、合力作为,为完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而奋斗。



  这一年,沿海大港、深水航道建设稳步推进,老码头加固工作有序开展,长江口深水航道竣工验收,各地内河水运投资纷纷创新高,航运中心建设提速……从南至北,由东到西,一个个水运建设高潮此起彼伏,一幅全国水运大发展的画卷已然展开!



沿海大港发力基建



  港口是沿海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其功能和等级影响甚至决定着区域发展方向和速度,许多沿海城市纷纷打出了“以港兴城”、“以港兴市”的战略口号,港口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完成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工程等25个港口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批、青岛港前湾港区招商集装箱码头工程等10个港口工程的设计变更审批,完成了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中宅煤码头工程等15个港口工程项目的开工备案,大连港大窑湾二期集装箱码头新建15号泊位口岸对外开放运行,组织召开沿海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作座谈会,全面开展沿海港口老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作……沿海大港建设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环渤海港口群是渤海湾城市圈对外开放的门户。年初,天津港就确定,到2012年底,天津港集团将大干两个300天,预计投资318亿元,开工建设200多个项目,全面提升港口的开发建设水平和等级能力。本月,天津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交付投产使用,该项目的建成将对推动新区综合运输的发展、提高港口竞争力和完善港口的信息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7月,最大停泊船型兼顾30万吨级、设计年通过能力3200万吨、2个25万吨泊位的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二期码头、栈桥、引堤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为环渤海港口群发力再添重重砝码。青岛港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项目设计获批。据悉,该码头总投资约38亿元,水工结构按靠泊4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将靠泊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的40万吨级铁矿石运输船舶。



  长三角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龙头所在。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项目今年基本竣工,它将与北外滩的“一滴水”共同构成上海邮轮母港组合港。它们的建成使上海港码头功能布局更为清晰合理,港口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



  中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的贸易港区之一——福州保税港区一期12月16日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再添对台及东南亚的物流新通道。投资30.5亿元的华瀛30万吨级石化码头、投资25亿元的荃湾港区煤码头项目年底获批动工,一期工程拟建设两个7万吨级泊位及配套设施,投资额为25亿元,二期工程扩建一个泊位后,总吞吐能力可达2100万吨,将大大助力东南港口群建设。



  再往南,广州港集团与招商局集团、马士基集团三方展开合作,达成共同投资运营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集装箱码头的意向,9月底,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6个深水集装箱泊位建成投入使用,至此,一座10个深水泊位、3.5公里长岸线的现代化海港城跃现珠江口西岸,这对提升广州港口布局、结构,使之成为华南地区物流中心,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共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西南港口群是西部崛起的火车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今年来,广西北海石步岭港区邮轮码头工程、北海港石步岭港区三期工程、防城港信润石化配套码头工程、防城港钧达散货码头工程等项目已开工建设;钦州港大榄坪北1号—3号泊位工程、防城港云约江南作业区1号—4号泊位、防城港旅游码头一期工程、北海客运码头工程等一批大型专业化码头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





掘深航道助推港口发展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调研长江口深水航道时曾表示,水深线就是生命线。深水港口需要深水航道支持,因此,沿海地区进行港口大开发的同时,也对进出港航道积极实施“掘深术”,以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满足不断增长的港口吞吐量和船舶通过量的需要。



  3月24日,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工,该工程将在25万吨级航道及航道拓宽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航道浚深拓宽,总投资14.32亿元,计划于2012年竣工。设计底标高将由目前的-19.5米浚深至-21.0米,满足乘潮吃水在20米以下的30万吨级油轮和散货船进出港通航需要。8月初,营口港鲅鱼圈港区25万吨级航道工程完工,该工程建成后,极大地提升了辽宁营口港的通航能力,对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宁波—舟山港条帚门航道近日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有了第二条大型船舶进出港的公共航道。今年,宁波—舟山港蛇移门航道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得浙江省发改委批复,标志着国内首条41万吨级航道即将开建。据悉,此项目位于舟山北部衢山岛与鼠浪湖岛之间的蛇移门水道,建设航道总长73.2公里,其中北向主航道11.9公里,满足30万吨级散货船双向、兼顾41万吨级散货船乘潮通航,支航道满足25万吨级散货船全潮双向通航。南向主航道4.1公里,设计通航水深按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乘潮通航,平面尺度满足10万吨级散货船和41万吨级散货船双向通航要求;支航道长53.5公里,可基本满足2万吨级散货船全潮双向通航。它的建设对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货类运输系统及空间布局,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外海大型矿石泊位接卸能力不足,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促进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



  不少沿海城市也开始借助港口优势发力深水航道建设。今年,江苏启东吕四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通过专家评审。进港航道提升为10万吨级后,吕四港区的岸线和土地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吸引更多产业向沿海地区聚集,进一步推动港区开发建设。





内河水运建设掀热潮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发布,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内河水运在这一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建设高潮。



  今年5月18日竣工验收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三期称得上是水运建设史上恢宏重大的一笔。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仅集装箱、散货和石油三大货种船舶产生的航运直接经济效益已经累计800多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每年产生的航运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200亿元。



  12月18日,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干线航道,杨林塘航道整治工程在太仓开工;9月14日,长江中游陆溪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在湖北嘉鱼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航道枯水期最低水深普遍达到5米以上,增加了航道通过能力和航运效益,为全面提高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航道维护尺度奠定了基础。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汉江航道整治工程、荆州盐卡港、黄石棋盘洲港、鄂州五丈港等建设顺利推进。据悉,今年湖北省在建港航项目规模可望突破150亿元,水运振兴工程成为湖北新的交通经济增长点。



  2011年,湖南省水运建设项目23个(含2个社会投资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7个、续建项目16个,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前10个月,湖南全省水运建设完成投资1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0%,同比增长130%,重点建设了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株洲港铜塘湾港区一期工程、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湖南省水上交通支持保障系统工程等。



  今年来,重庆港进行主城港区二期扩建,项目规模为建设6个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1个5000吨级散货进口泊位,3个商品汽车滚装泊位,以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共1240万吨,将进一步增强重庆港运输能力。



  京杭运河、湖嘉申线嘉兴段一期工程、衢江航运开发衢州段正式开工建设,投资额及施工进度增速较快。11月国家级水运重点建设项目苏南运河无锡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正式通航,总投资超过18亿元,整治完成后,该航段不仅通航能力由以前的500吨级提高到1000吨级,而且借助物联网技术,打造了全国唯一的“感知航道”。而今年钱塘江南源衢江安仁铺枢纽工程的开工,标志着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工程启动,建成后,500吨级轮船可从衢州、金华顺流而下,通江达海。



  西南地区致力通江达海。今年1至11月,广西水路建设完成100.3亿,为去年同期的131.86%。水运项目方面,西江黄金水道南宁至贵港II级航道工程已开工建设;柳江柳州至石龙三江口II级航道工程、百色港田阳港区头塘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柳州港鹧鸪江作业区6号—9号泊位工程、梧州中心港区李家庄作业区仓码码头三期工程等一批内河港口码头项目已获批复或核准。



  乌江航运工程加快整治。该工程投资5.8亿元,是建国以来贵州省航道整治里程最长、建设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水运建设工程。完工后,此航道将提升为四级航道,进入国家“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网,上连接贵阳、遵义等省内经济发展中心地区,下能连接长江直达重庆、武汉、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为贵州的经济发展发挥极大作用。



  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以及嫩江、乌苏里江航道加快整治与疏浚,黑龙江重点实施松花江佳木斯至同江航道整治工程、嫩江航道整治工程、黑瞎子岛航道接管工程、黑龙江上游航道疏浚工程、界河航标更新升级及重点浅滩疏浚工程。



  西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破土动工、草街航电枢纽建成投产……随着高等级航道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以及各个内河码头功能的不断完善,一张中国内河水运宏图正在铺开。





航运中心建设提速



  长江是世界上运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纵贯东西的黄金水道。在这万里长江上,下游上海、中游武汉、上游重庆三个航运中心的建设始终让每一个航运人牵挂。



  今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的金融和航运产品不断涌现,新的经济形态不断萌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上海港外高桥六期工程试运行顺畅,并通过竣工验收;临港新城东港区一期工程水工码头桩基施工完成,争取年内投入试运行。此外,集疏运组织能力得到提升。1—10月,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03亿吨,同比增长12.4%。集装箱吞吐量2645.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4%。预计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超3000万标箱。国际航运版图上的“上海坐标”逐渐清晰。



  在中游武汉,长江中游首个航运交易所11月19日在武汉揭牌,这是我国继上海、重庆、广州之后第四个航运交易所。11月底,由湖北省政府主办的“百家国际知名企业新港行”系列活动签约项目53个,包括27个工业及园区建设项目、14个港口物流项目和12个港航基础设施项目,总签约金额785.2亿元,大力推动了武汉航运中心建设。而在9月,湖北省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重庆一直致力于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12月14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二期)通过了海关总署等国家11部委正式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历经三年建设全面建成。作为我国内陆第一个具备“空港+水港”双功能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寸滩集装箱码头为代表的集港口、物流、临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枢纽型港区的建成,翻开了内河港口建设的新篇章。据悉,至11月底,四川、贵州两地到寸滩港中转的集装箱数量同比增长30%以上,全市水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双双破亿,重庆港首次跻身全国内河亿吨大港之列。



  此外,上海航运交易所和重庆航运交易所还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包括:双方将共同致力江海联运物流体系的研究探索,助推沿江建立大通关模式,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物流大通道作用和上海航运中心集聚优势,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人才、航运交易等领域,双方将开展交流合作等,双方将据此共同致力于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以期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



  在其他地方,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中国航运业正努力谋划,期待在国际上发出日益强烈的“中国声音”!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