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情况。会上,江苏省提出了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业过剩产能的任务。其中,船舶行业在2013~2017年,将累计化解船舶产能1000万载重吨,推动造船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近年来,江苏省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随着造船业陷入低谷,行业持续低迷,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以兼并重组、关停并转等方式来消化船舶行业的过剩产能。为此,江苏省也出台相关意见,力争用5年时间,化解全省船舶过剩产能1000万吨。目前,该省船舶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江苏造船业已经化解过剩产能670万载重吨,到2018年前,将再化解船舶产能330万载重吨。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省化解造船业过剩产能的基本原则是严控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关停出清“僵尸企业”,不再核准新增产能项目,更鼓励采用兼并重组的方式,以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并提高产业集中度。近3年,江苏省仪征、启东、南京等地区通过关停、重组、兼并、转型等形式化解过剩产能效果明显,“小而散”的民营造船企业已基本实现清退或转型。
下一步,江苏船舶工业将推动各船企加快现代造船模式建设,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人才培养等方式转移造船及航运业的过剩劳动力,并加强各类平台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积极做好船舶配套等各项业务工作。到“十三五”末,力争在“去产能”上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促进造船业中高端产能比重持续上升。同时,从三个方面实现造船业转型升级:一是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转移;二是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向中高端转型;三是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的现代造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