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网|船货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中国船厂应谨慎进入邮轮建造领域?
2016/10/31 14:43:32 来源: 发布人: 点击量:640
0

 AIDAprima 号大型豪华邮轮

 

  邮轮产业在中国火了。

 

  9月23日去天津参加2016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作为正式买票的参会者,进入第一天上午的会场,我竟然没有找到座位,只好站在后排,左右还有很多站着的参会者。

  

 

  这对于参加过很多海运会议的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我只能抱怨天津的会议组织者不力。可是后来从朋友圈看到10月12日在上海开的亚太邮轮大会,也是同样的情况。

  

 

  10月发表的《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近年来中国邮轮旅游市场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据有关机构测算,2020年邮轮出行游客量将达到500万人次,2030年将达到1000万人次,中国邮轮市场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邮轮市场,邮轮旅游将成为中国出境游增速最快的领域,中国在全球邮轮市场的地位迅速提升。据统计,去年全球邮轮市场总收入高达385.9亿美元,增长10.6%;中国邮轮市场收入达45.3亿元,增长35.2%。据测算,到2018年,中国邮轮市场收入将达100亿元。香港、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海南、等很多地方都在投入巨资兴建邮轮母港,并把这一战略写入当地政府的工作报告,期望作为新的增长点,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国际大牌邮轮公司如嘉年华、诺唯真、皇家加勒比、地中海等纷纷汇集中国,投入顶级豪华邮轮,在产品和营销等方面也逐步本土化,抢夺中国市场。本土邮轮公司如天海(SKYSEA)也先后建立投入运营,推出适合中国游客需求特点的产品,加入战团,力求分得一杯羹。总之,中国的邮轮的用船热火朝天,那中国在邮轮建造方面的情形如何呢? 我在今年7月份读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吸引了我的眼球。报道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CSSC)与意大利公司Fincantieri签署5艘邮轮合同,价值37.4亿美元 ,新的合资公司准备大造新船,垄断中国市场。CSSC 以下属的外高桥船厂作为与FINCANTIERI 合作的主体,开中国建造豪华邮轮之先河。首批5条300多米长,可容纳5000多旅客的大型邮轮的建成,对于中国造船业,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

 

  但最近遇到中国造船行业的一位资深领导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担忧中国造船业,一哄而上,进入这一高危的邮轮建造行业。就像以前进入三大主力船型和海工设施建造领域时那样,最后造船能力过剩。各家船厂恶性竞争,将产品做成白菜价,大面积亏损,很多船厂接连倒闭,关门大吉。坦白讲,这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提法,中国造船业现在还没有开始建造邮轮,就会重蹈覆辙吗? 我本人作为外行,似乎觉得邮轮的建造比LNG船的建造还难。最近几年,一直有关注三菱重工建造邮轮的零星报道。直到2016年10月18日,三菱重工正式宣布,三菱重工未来将不再涉足10万吨以上的豪华邮轮建造业务,转向中小型邮轮和客滚船建造。直接原因是为AIDA Cruises建造的2艘124000总吨豪华邮轮,延迟交船一年多,给三菱重工带来了高达2408亿日元(约合23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而这两天条船的合同单价是6.3亿美元。这是令人震惊的消息,日本船厂在建造商船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大,尚且遭此败绩,中国的造船厂如果介入邮轮建造,难道相关的决策者不了解这行的高风险? 带着这一问题,我翻查了三菱重工的公司网页和以前的相关报道,发现:在公布2015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时,三菱重工社长及CEO宫永俊一强调,即使冒着泄露公司秘密的风险,透明性是最根本的, 因而介绍了这两条于2011年落实合同的邮轮在建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在第一条AIDAprima 号的计划阶段碰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是对概念的理解。其实这次的AIDA 订单是三菱重工从嘉年华集团第二次承接邮轮订单,也是为该集团建造第三、第四条邮轮。2004年三菱重工交付了两条116,000总吨的邮轮,给当时的P&O Princess Cruiese,该公司其后被嘉年华集团收购”。

 

  其次,“在2011年订合同时,我们觉得基于以前的良好纪录,我们觉得可能做好这个订单。但问题是:三菱重工虽造过邮轮,但没有造过系列首制船。而且,离上次交船给嘉年华集团,已有10年时间了,船舶规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系统问题,如每个客房要通WI-FI”。

 

  再者,“其它问题如设计的最终确定和批准、必需采购项目的不明确,都导致了船期的拖延”。

 

  最后,还有个小插曲,今年一月11、13 和31日,在建的AIDAprima号上发生三次发生火灾。

 

  不知为何,三菱重工在邮轮建造领域,运气一直不佳。即使是第一次为P&OPrincess Cruise建造两条邮轮时也是如此。早在2003年4月9日,在其发布的关于3天后为DIAMONDPRICESS 号大型豪华邮轮举行下水仪式的新闻稿中就这样写道:三菱重工和P&O Princess Cruise Plc签订了两条大型豪华邮轮的建造合同,在长崎船厂执行,计划在2001年6月开始先造Diamond Princess号,再于2002年3月开始建造Sapphire Princess 号。但发生在2002年10月的一场大火,不可避免地推迟了第一条的交船日期。双方经过商量,同意开始第二条的建造,推迟3个月交船, 并将两条船的名字互换。两条船同时建造,预计Diamond Princess号在2004年2月建成, Sapphire Princess 号在2004年5月建成。建造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由此想到,日本如此,另外一个亚洲造船大国,韩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最近我和一个资深的挪威船舶经纪朋友聊天,他曾经参与过韩国造船业进入邮轮建造领域的几个重大事件。他给我讲了两件事。

 

  1999年5月,三星重工和嘉年华Holland Americalines签订了2+1条大的豪华游轮的意向书,每条船3.3亿美元。但后来在伦敦,就在嘉年华和三星重工签订正式合同的前一天晚上,三星重工的主席突然通知嘉年华的高管说,对不起,我们没法跟你签订合同了。后来搞清楚,背后的原因是因为豪华内饰装备部分成本太高,没法进行下去,因为三星重工的预算严重不足。那些欧洲的豪华内饰装备供应商,在最终阶段给三星重工的报价大大超过原先的预算---翻了一倍。而在背后操控的,据说是意大利的Fincantieri公司,他们和欧洲的供应商们讲,如果你们和韩国人做生意,我们以后就断绝往来。 一般来说,邮轮造价的75%左右是由各分包商来完成的。三星重工建造邮轮的努力没有回报。

 

  这个挪威朋友和我还讲到韩国另一造船巨头STX 集团的故事,他参与了收购的前前后后。STX 集团在2007年10月以收购股权的方式进入邮轮建造领域,购买了位于挪威的Aker Yards 39.2%的股份。2008年取得了控制性股权,公司更名为STX EUROPE。2009年买下的全部剩余的股份,STX 成为该公司唯一股东,并将公司从挪威证券交易所退市。在这整个过程中,作为一个欧洲人,他看到了其他处于邮轮建造业的欧洲人对亚洲人的轻视、疑虑、不信任等等负面的情绪,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表现了出来。那种不愿意把核心技术交给亚洲人的心态更加暴露无遗。甚至在STX已经全面控制公司之后,公司的很多员工仍然有抵触情绪。好在STX 集团从开始就有思想准备,一路下来,保持着极大的容忍和宽容之心,也基本上没有触动原来的管理架构。不管怎么说,STX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是成功的,STX FRANCE 在STX 集团最近打算出售的资产组合中是唯一盈利的部分。但STX 集团拿到了多少核心技术,就不得而知了。

 

  本人热切期待外高桥船厂和FINCANTIERI 在2021年如期造出“高大上”的豪华邮轮。同时建议:中国的造船厂在进入邮轮建造领域时需慎之又慎!

发表心情

给力 0
惊讶 0
愤怒 0
抓狂 0
流汗 0

市场部:査先生 :18955364348     

皖ICP备11003429号   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8955377248   微信公共号:cjsyw888
皖公网安备34022202000045号  所属公司: 芜湖荻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船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