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30日,由日本造船工业会主办的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在日本大阪市召开。来自欧洲、中国、韩国和日本协会及企业的25名船舶市场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组织的中国代表团共有5名专家。
会议第一天,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代表介绍了2018年和2019年本国造船市场形势。会议探讨了全球经济和能源需求,并就全球新造船市场未来需求及中长期走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中国代表团分别在散货船、油船、海洋工程装备等细分船型中长期市场需求预测方面做了报告,并就未来全球新船市场供需情况提出我国的观点。会上,中国代表团专家还就预测方法、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等方面与各国代表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
5月30日,2019年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继续进行。会上专家一致认为,由经济学家提出的“全球化趋势放缓”的概念将会影响到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复苏,同时各方还应密切关注由全球环境保护问题引起的能源结果变化对造船业的影响。
从具体船型来看,油船和散货船市场将在2030-2035年迎来新船需求的高峰,随后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受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影响,集装箱船新增需求将在2025年处于较低水平,随后将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未来需求潜力巨大,液化天然气(LNG)船和液化石油气(LPG)船新增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尽管当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有些见底的迹象,但受原油价格反复的影响,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豪华邮轮、汽车船、挖泥船等细分船型市场将继续保持小幅活跃。
会议就国际海事环保规则对造船业的影响进行了交流。专家普遍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国际环保新规的出台都将会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新增需求。硫排放和二氧化碳规则的实施将会刺激船东加速技术更新,一些不能满足标准的船舶将由于缺少竞争力被淘汰,此举有望产生新增需求。
会议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对各船型中长期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进行交流讨论。
会议商定2020年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在中国举行。